黑龙江陆陆信息科技,哈尔滨本地公司!
在线客服 | 热线服务:15084670000
首页 陆陆科技资讯 资质服务

edi的工作原理及流程

阅读量:157 时间:2024-04-16
文章摘要:

哈尔滨icp、黑龙江icp

EDI(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,电子数据交换)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工作原理:

1. 数据格式标准化:在EDI中,数据的格式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定义和组织。常见的EDI标准包括ANSI X12、EDIFACT等。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数据元素的含义、格式和位置,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够顺利进行。

2. 数据交换协议:数据交换协议是指在数据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通信协议。常见的有FTP(文件传输协议)、AS2(应用级协议)、VAN(增值网络)等。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、安全性要求、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等内容,以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。

3. 数据传输:一旦数据格式标准化和数据交换协议确定,数据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。在数据传输过程中,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,避免数据丢失或被篡改。因此,通常会采用加密、数字签名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安全。

4. 数据处理:EDI数据处理指将数据转化成适用于目标系统的信息。这包括将原始数据转化为EDI标准格式,处理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相应的目标系统中。

流程:

EDI的工作流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:

1. 预处理:在这个阶段,原始数据被转化为EDI标准格式,并准备好进行传输。

2. 数据传输:数据通过电话线、互联网或专用网络传输到目标系统。

3. 数据接收:目标系统接收并验证传输过来的数据,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。

4. 数据处理:目标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,并将其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或应用系统中,以供后续使用和分析。

通过以上原理和流程,EDI实现了在不同系统之间快速、准确地交换数据,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。



图片